2011年5月14日

【社會】樓下閂水喉 - 制水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工商業急速發展,加上人口持續增長,使本地對水資源的需求大幅提高。然而香港淡水資源貧乏,單單依靠本地水塘[1]提供食水並不足以應付市民的龐大需求。故自1895年起,港府曾多次制實施限制用水[2]。其中尤以60年代的最為嚴重。

1963年,香港出現嚴重水荒,全港水塘的供水僅足夠應付市民43日的食用。政府於是規定,自1月起每天供水4小時,其後更改為每4天供水一次,為時4小時。制水期間,市民生活苦不堪言,洗澡、煮食等活動大受影響。一家人每天輪流提著水桶,到街上排隊取水更成了市民大眾的生活寫照。為了節約用水,一般家庭會將取得的水盡量循環再用,比如用洗澡水拖地後,再作沖廁之用。所謂僧多粥少,街坊鄰里間為爭取用水而有所爭執,甚至鬧上法庭等情況時有出現,「樓下閂水喉」[3]一話更由此衍生,成了當時人們的口頭禪。

港府於1960年已與廣東省寶安縣當局簽訂協定,每年由深圳水庫供水50億加侖。然而是次水荒使港府意識到進一步增加供水的逼切性,促使港府向內地提出有關要求。196312月,總理周恩來下令開展東江深圳供水工程[4],並每年向香港輸出最多11億立方米的東江水,以確保香港水源充足。時至今日,香港八成的淡水供應均來自東江,只有少部分依靠以天然集水方式所收集的雨水。在穩健完善的供水系統下,市民亦無須再受制水之苦。


[1]港府在1863年完成興建首個水塘薄扶林水塘,其後約100年間共興建了十多個水塘及水庫,當中包括有名的船灣淡水湖及萬宜水庫。

[2]香港實施制水年份:18951963-67 19741977-781981

[3]舊式樓宇因共用水錶,當全幢樓宇住戶同時用水時,樓上往往因水壓不足而無法用水。

[4]連接東江至深圳水庫,每年向香港及深圳沿線城鄉提供用水。





延伸資料:

1.      <許冠傑 Sam Hui - 制水歌>2007716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dfqrS0gaCI (201137)     


2.      <解密百年香港 - 百政水為先>2009102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mD94W1ou6Q&feature=related (201137)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 (香港供水)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E4%BE%9B%E6%B0%B4 (201137)


2.      制水,http://www.chiculture.net/0217/html/c17/1205c17.html# (201137)


3.      維基百科 (東深供水工程)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B1%E6%B7%B1%E4%BE%9B%E6%B0%B4%E5%B7%A5%E7%A8%8B (20113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