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0日

【經濟】香港股災(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

        香港在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一共經歷了三次較為大型之股災,依次發生在1965年、1973年及1987年。這三次股災均為香港經濟帶來重大危機,幾乎令整個經濟體系崩潰。

  早於六十年代初,香港曾發生多項事件,為1965年之股災埋下伏線。1961614日廖創興銀行出現擠提。3日後,獲匯豐銀行及渣打銀行支持,事件平息。但由於英文翻譯的錯誤,誤把廖創興銀行的擠提情況已經"under control"(受到控制),譯成置於匯豐及渣打兩大行的股掌之下,由於這個原因,使董事長廖寶珊害怕銀行會遭兩大行吞併,終因腦溢血猝亡,這顯示出香港經濟體系的潛在危機。[1]
 
  


        1965126日,當時的小型銀行明德銀號同樣發生擠提事件,至2月因對地產放款過度而倒閉,引起對華資銀行信心恐慌。而於26日,廣東信託銀行亦發生擠提,不出兩天,28日宣佈全線停業。當天下午即波及多間華資銀行,包括恆生銀行,以及廣安銀行、道亨銀行、永隆銀行等,並繼續蔓延至遠東銀行及廣安銀行,並波及澳門。在這次股災中擔任重大角色的匯豐銀行,在香港政府即時安排下,無限量出資支持恆生銀行、遠東銀行及永隆銀行,渣打銀行則支持道亨銀行及廣安銀行。事件到210日暫時平息,廣東信託銀行最後亦宣佈破產。

  然而,市面謠言仍然針對恆生銀行。同年45日,恆生銀行再出現擠提,一天之內失去六分之一的總存款,當時匯豐曾提出以7,500萬港元收購75%的條件,經雙方協調後,於410日與匯豐達成協議,以5100萬港元出售51%股權予匯豐,擠提潮即告平息。

  直至同年1125日遠東銀行再次遭到擠提,匯豐再應財政司要求,宣佈對該行作出無條件支持,直到1969年該行被萬國寶通銀行收購為止。

  於這次金融風波中,恆生指數由1965129日的103.53點下跌到1130日的77.95點,跌幅達24.71%,更對金融業帶來的巨大影響。其一,恒生的控股權易手,成為英資匯豐的附屬公司196545日,當時最大華資銀行的恒生銀行一日之內失去了8,000萬港元存款,佔銀行存款總額的六分之一,至4月上旬共失去了2億港元。經過多日商討,在48日,董事局決議把銀行控股權售予滙豐在談判中,雙方在恒生的總價值及出售股權數量分歧較大。但終在412日答允以5,100萬元收購恒生51%股權(其後增持至62.14%)。消息傳出後,風潮也告平息。匯豐卻無疑成了大贏家。匯豐不單以低廉的價錢買入最寶貴的資產,也除去了香港銀行業最具威脅的對手,奠定了其在香港銀行零售業的壟斷優勢。當時,有輿論指出這次事件是一個陰謀,幫助匯豐除去競爭對手。但事實上恒生業務在匯豐作為後盾下,更大為擴展。

  其次,這次股災亦間接引致1967年股災。在這次股災後,股市一蹶不振,恆生指數在1966228日升至85.81點已是當年最高點,市況並無復元之象,之後輾轉反覆下跌。加上之後發生的六七暴動,使財富轉移,令股市跌至有恆生指數以來最低紀錄。股市在1969年股票普及化後才穩步上揚。

  香港股市經歷了1969年的股票普及化後,開始穩步上揚。踏入七零年代,證券及股票市場發展非常熾熱。例如於一九七一年,恆生指數整年上升超過1.6倍。潮流上更流行魚翅撈飯、龍蝦當早餐的風氣。政府又對上市公司監管不足,大量空殼公司上市,藉此製造炒風。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是「香港天線」,此公司招股書內容清楚寫明:「本公司剛成立,尚未開始經營。對未來派息未能保證。」,但仍被股民炒熱。市場開始出現大量有名無實的泡沫股。

  與此同時,各大地產商紛紛進行收購、擴張行動。當時兩間大型地產商-華懋集團及香港置地爭奪零售集團牛奶公司之控制權。於爭奪戰期間,兩大地產商先以廣告戰互相攻擊。到了一九七三年,香港置地利用股民對股市知識缺乏,推出1股送5股的換股計劃。大量小股東把牛奶公司之股票給予置地交換,爭相搶購,導致置地股份被炒高。置地股份因過度買賣而被強逼凍結。大量股民擔心所持股票成為廢紙。

  政府為了解決期貨市場過熱,在各大報章刊登「買賣股票之盈利須納資本增值稅」,卻令人心更加不安。更因全球出現第一次石油危機,引起市場恐慌,整個香港股票市場泡沫終於爆破。當時,恆生指數大跌九成一,回到六十年代水平。大量公司股價狂瀉,甚至被逼清盤。

  是次股災為香港股市史上最大規模的股災之一,數以萬計的市民因此而破產,甚至自殺。恆生指數在將近十年後(即一九八一年)才重回歷史最高位。可見影響十分深遠。[2]

  踏入八十年代,香港正逐步從1973年之股災慢慢步出陰霾。1984年簽定《中英聯合聲明》,九七主權問題[3]得到解決。股票市場一片利好氣氛,全球化[4]影響下更帶動環球股市步上高峰,1987年香港股市突破3900點關口。不過,於19871019(星期一),香港股市、甚至全球市場突然於一天內無預警地狂瀉下去。

  19871016(星期五),美國紐約股市下挫5%,由於時差關係,同日其他市場已休市,危機仍未爆發。19871019(星期一),香港股市一開市即受紐約恐慌性下瀉影響狂瀉420點,超過10%。受香港影響,亞太區股市及歐洲市場如骨牌一樣全面下瀉。以澳洲股市為例,股價下跌近25%,面值損失逾350億澳元。香港停市四天後,於19871026(星期一),單日1120.7點,跌幅達 33.3%。整個十月,香港股市狂瀉52.50%[5]

  最終股災影響香港超過數年時間,於1989年,「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簡稱「證監會」正式成立,致力研究香港的金融監管架構及機制、探討有關的改善措施,以及如何避免重現1987年股災時的混亂情況。[6]

  現時,全球經濟學家對於當時為何發生恐慌性下瀉仍眾說紛紜。有說「黑色星期一」的出現是由程式交易引起,即股市市場一出現較大下挫便按程式自動拋售股票。亦有說市場全球化為環球黑色股災之主因,間接導致香港股市承接美國跌勢應聲下挫。更有謂股災因市場人士隨機拋售引致,並把香港1987股災推卻於「丁蟹效應」[7]。無論如何,是次股災同樣為香港帶來巨大經濟損失。[8] 


[1] 維基百科 (1965年香港股災) 2009914http://zh.wikipedia.org/wiki/1965%E5%B9%B4%E9%A6%99%E6%B8%AF%E8%82%A1%E7%81%BD

[2] 維基百科 (1973年香港股災),2002928日,http://zh.wikipedia.org/wiki/1973%E5%B9%B4%E9%A6%99%E6%B8%AF%E8%82%A1%E7%81%BD

[3]九七主權問題 指香港主權需於1997年由英國轉交回中國之細節及條約等問題。

[4]全球化 泛指全球各個地區就經濟、政治及文化三個不同方面的更緊密連繫及合作

[5] 維基百科 (1987年股災),20101027日,http://zh.wikipedia.org/wiki/1987%E5%B9%B4%E9%A6%99%E6%B8%AF%E8%82%A1%E7%81%BD

[6]證監會的歷史背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院會」,20041214http://www.sfc.hk/sfc/html/TC/aboutsfc/background/background.html

[7]丁蟹效應 指當由香港電視演員鄭少秋(綽號「秋官」)主演的電視劇集在電視台播出後,股票市場便會突然急劇下跌之奇特現象。

[8]綜合外電消息。「1987年股災慘況一覽」。文匯報,20071018日,國際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