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0日

【經濟】對外貿易,貿易轉型

清朝中葉以前,香港只是一個依賴農業和漁業的小漁港。1842年,英國佔領香港,香港的經濟體系及發展由此起了根本性的變化。

1932721日,一眾英聯邦[1]國家及其殖民地(包括香港)加拿大渥太華召開會議協議通過關稅優惠及免徵關稅以減低貿易障礙。英國和自治區及殖民地之間同時亦建立了關税同盟性質的帝國特惠制。作為英國殖民地香港享有同等待遇,有助香港工業製品銷往歐美市場

1950年,朝鮮半島爆發戰爭,中國發起抗美援朝,美國政府將香港視作遏制中國的最前沿陣地,對香港實行了嚴厲的貿易管制。聯合國同時宣佈對華實施禁運,使香港無法以轉口貿易支持經濟。適逢當時不少內地難民逃到香港,帶來了一定的資本及廉價的勞動力,成功讓香港的經濟從轉口貿易轉型為以輕紡工業為主的製造業,是為香港的第一次經濟轉型。

其後,香港工業持續起飛,並以製衣業發展尤快。然而在70代,台灣、新加坡及南韓等地大力發展工業,出口額先後超越香港。與此同時,內地在1978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吸引外資前往投資,適逢香港的地價、工資等不斷上升,促使不少本地工業北移,香港於是轉為發展金融、服務業等,由出口港變為轉口港。

80年代,香港開始「經濟起飛」,經濟方面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所推行的三個多元化計劃 ─ 即「工業多元化」、「經濟結構多元化」及「市場多元化」,改變了以往集中發展單一行業的情況,轉而推動本港旅遊、金融、服務業等蓬勃發展,香港更躋身「亞洲四小龍[2]」之一,成為知名的國際金融中心。

今天,香港的經濟發展蓬勃,且擁有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3],又有誰能想像,當年的一個小漁港,竟能蛻變成為如今享負盛名的國際都市?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 (香港經濟)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E7%BB%8F%E6%B5%8E (2011310) 

2.      維基百科 (英聯邦)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B%B1%E8%81%94%E9%82%A6%E5%9B%BD%E5%AE%B6 (201159)

3.      維基百科 (亞洲四小龍)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6%B4%B2%E5%9B%9B%E5%B0%8F%E9%BE%99 (201159)


[1]英聯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一個以英國為主導的國家聯合體,由54個主權國家(含屬地)所組成,成員大多為前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或附屬國

[2]指香港、台灣、南韓及新加坡四個經濟極為發達的亞洲經濟

[3]自《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自一九九五年首次發表以來,香港連續第十七年獲傳統基金會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