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日

【政治】辛亥革命在香港

香港在辛亥革命前的多次起義均擔當着後援、決策及宣傳的重要任務,並大力推動革命思想在中國的傳播,更是孕育許多革命義士的搖籃,可見香港對辛亥革命有巨大的貢獻。

香港孕育革命的因素

第一,社會環境
香港自1842年起一直為英國的殖民地,言論比較自由開放,深受西方思想影響,但香港同時亦以華人社會為主,他們大多同情或支持革命思想,希望國家可以效法西方,得以富強。在中西文化交融下,香港令革命的火種得以茁壯成長。

第二,政治環境
香港屬於自由港,政局穩定,加上港英政亦有扶植中國革命勢力之心,所革命人士在港的活動只要不影響港英政府之管治,一般都沒有太大限制。革命黨人籍着香港獨特的政治環境,得以自由宣傳革命思想,躲避滿清的追補及監視,甚至走私武器作起義之用。

第三,地理位置
中國南方思想比較開明,滿清的管治未能深入,所南方在革命上有先天的優勢,香港地理上接近南方,剛好可以作革命的大本營,支援南方的革命事業。

革命人士在香港的活動

1895年,孫中山聯同舊友陳少白、尤列及輔仁文社的楊衢雲、謝纘泰在香港成立興中會,會址設在丹頓街13號,利用「乾亨行」商號作掩護,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目標。後來中國同盟會成立,孫中山十次帶南方起義中,有六次都以香港為基地。
香港既是起事的指揮和策劃中心,又是經費籌集與轉匯中心、軍火購製與轉運中心,海內外革命同志的聯絡與招募中心,也是每次起義失敗後革命黨人的避難場所 [1],可見香港對起義的巨大貢獻。

另外,香港亦是宣傳革命思想的中心。陳少白在香港租用中環史丹利街24號,取義「中國乃中國人之中國」,創辦《中國日報》,「用文字鼓吹革命」,向人民灌輸反清、自強的思想,激勵國民投身反對滿清政府的運動

參考資料:
[1]劉蜀永主編,《簡明香港史》(香港:三聯書店,20093月),頁137


沒有留言: